| 本站首页 | 本站专题 | 图片新闻 | 雁过留声 ||
 
  
  学会简介  学会信息  学人动态  学术成果  明史研究  学术资源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学会信息>>历届年会 >>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
  共有 530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对中华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发表日期:2018年3月13日       作者:李慎明     【编辑录入:mingshi

                                              ——在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

              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研究员 李慎明

              2017816

 

尊敬的海内外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由中国明史学会、光明日报理论部、中共赣州市委宣传部主办,赣州市社联、崇义县人民政府、中国明史学会王阳明研究分会承办的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今天在这里开幕了,感谢会议举办方邀请我参加此次盛会。在此,我谨向本次研讨会和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出席研讨会与论坛的海内外学者嘉宾表示诚挚的问候!

大家知道,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一个鼎盛时期,明代的历史走向与历史影响对当今世界特别是当今中国仍具有割舍不断地联系。深入研究明代历史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前夕的7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明确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号召全党要“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上述指示,异常重要。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建党95周年的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是第一次在“三个自信”后面增加一个“文化自信”,从而把“三个自信 升华为“四个自信”。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绝不是数量的简单增加,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这对于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至关重要。

认真学习和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7.26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同样是史学界、文化界的重要使命。我相信,这个研讨会与论坛从史学与文化的角度探讨明代历史,不仅对推动明史研究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对理解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历史走向,从而对科学认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选择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看,本次会议也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一次会议。

我个人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主要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域,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体与政体的有机相统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主要体现在文化领域,体现在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上。

我个人还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根本和灵魂。二是党领导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产生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是悠悠500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四是我国积极借鉴过来的世界各国、各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传统儒家认为,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个不朽标准的圣人寥寥无几,达到者只有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这四个人,也有的认为只有两个半人:两个,一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是半个。有后人在王阳明故居的楹联中这样总结他的一生:“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这个评价很高,无疑是需要也是应该具体分析的。但大家都公认王阳明创立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心学。王阳明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学说,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强调知后而行,认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是历史公认的中国哲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代表人物,对东南亚国家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其思想遗产在今天仍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精华。

江西赣州,既是王阳明先生成就生平事功的最主要之地,也是他将其自己的“心学”付诸社会实践的最重要之地。今天,我们在这里研讨明史与王阳明先生的“心学”,是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源之一:悠悠5000多年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思想因子。

中国共产党人绝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绝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相反,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守护者、继承者和传承者。毛泽东同志高度重视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早在193810月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上他明确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 [1]19447月,他在同英国记者斯坦因谈话中又说:“中国历史遗留给我们的东西中有很多好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我们必须把这些遗产变成自己的东西。然而我们中国有些人却崇拜旧的过时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不仅不适用而且有害。这样的东西必须抛弃。” [2]19735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还强调:“从孔夫子到孙中山应该总结,从乌龟壳(甲骨文)到共产党,这一段历史应该总结。” [3]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毛泽东关于正确对待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思想。20131126日他在山东曲阜孔府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 [4]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总的指导方针,也是我们在研究一切文化传统,包括王阳明心学时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王阳明所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20115月,习近平同志在视察贵州时,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讲话时谈及王阳明先生。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景仰龙场悟道的王阳明先生,贵州的文化传人对王阳明先生的学习,更应该有深刻的心得。”

但是,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我们的古代优秀文化值得自豪,要把文化变成一种内生的源泉动力,作为我们的营养,像古代圣贤那样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这也就是说,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继承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做到古为今用,为着更好地从事我们今天的伟大事业。20161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引用了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话“身之主宰便是心”,并精辟地指出:“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 2017213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要兴党强党,就必须以勇于自我革命精神打造和锤炼自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强调既要注重规范惩戒、严明纪律底线,更要引导人向善向上,发挥正确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引领作用,提出了既要重视制度治党,又特别强调要重视思想建党的新思想。这就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在兴党强党的要求下,扬弃了王阳明心学中的消极意义,运用、发挥了王阳明心学中的积极因素。

近些年,不少人都在关注王阳明思想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积极借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这十分重要和十分必要。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优秀传统文化,只能是“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这才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的正确态度。当然我们也应十分清晰地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知行合一”与王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有着本质的不同。王阳明奏的仅是“前朝曲”,习近平总书记唱的却是“新翻杨柳枝”。比如:一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知”,是要通过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乃至循环往复多次才能获得的真知,是指导社会实践前进的思想理论。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强调继承中华民族知行合一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多次强调我们要学习发扬毛泽东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寻坞、长冈、才溪等地调查的光荣传统,强调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王阳明的“身之主宰便是心”,主要是强调“世界观是总开关”,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强调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强调牢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所以,20151211日,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明确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 [5]而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强调“身之主宰便是心”,则主要是一种讲求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是脱离了社会实践的内心追求。王阳明还过分强调意识的作用,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也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二是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无论是知还是行,或是知行合一,仅是借鉴王阳明“心说”中的修身正心之方法,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而王阳明学说则是为了标榜或是践行封建士大夫的所谓“清名”,本质上是为延续和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正在加速交流、交融、交锋、较量,我们应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认同,在包容多样性中达成共识,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之中。与此同时,也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所说:“我们中国有些人却崇拜旧的过时的思想,这些思想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不仅不适用而且有害。这样的东西必须抛弃。”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的殷殷话语。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充满活力,再创辉煌。

最后,祝本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1]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

 [2] 《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

 [3] 《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第480页。

 [4] 《人民日报》20131127日。

 [5] 《求是》2015年第9

 


上一篇: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阳明文化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
下一篇:学者发言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中国明史学会网站]   [京ICP备11047252号]     [后台管理]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联系电话:87420867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