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林金水:《从泰西儒士利玛窦到西来孔子艾儒略—— 试论利玛窦对明末福建士大夫的影响》
l 沈定平:《肇庆: 利玛窦适应策略奠基之地》
l 宋黎明:《早期天主教徒蔡一龙之死:明末肇庆与耶稣会士有关的一件冤案》
l 梅谦立:《The Reappraisal of Neo-Confucianism by Francois Noëlin his Philosophica Sinica (1711)》 (《卫方济在他的“中国哲学”(1711)中对理学的重新评估》)
l 余三乐:《“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恢复重建三十六年(1979-2015)》
l 冯塔娜(Prof.Fontana) :《MATTEO RICCI AND THE USE OF SCIENCE IN CROSS CULTURAL UNDERSTANDING》(《利玛窦:用“科学”进行跨越文明的沟通》), 翻译孙宇峰
l 魏扬波(Prof.Weist) :《Ricci studies in North America》(《北美的利玛窦纵览》)翻译刘静娣
l 考兰妮(Prof.Collani):《Andreas Koffler and Michael Boym at the Court of the Yongli Emperor in Zhaoqing》(《瞿安德与卜弥格在肇庆的永历朝廷》)翻译李秀梅
l 马方济(Prof.Maglioccola) :《First approach for discovering the Ricci`s places in Shaoguan》(《寻访利玛窦在韶关的第一座教堂》)翻译孙宇峰
l 高华士(Noel Golvers): 《The Western ‘library’ of Matteo Ricci and its aftermath: some critical observations》(《利玛窦的西方“图书馆”及其后事:一些批评性的观察》)由翻译李秀梅代读
l Aleksander W. Mikołajczak:《Poles in Harbin and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哈尔滨在中国发展中的作用》)
l Karolina Leśniewska:《Victor Segalen’s RenéLeys: breaking or protecting the mystery?》 (《Victor Segalen’s RenéLeys:打开了还是保守了秘密》)
l Tomasz Ewertowski:《Dialogue or collision of civilizations? Twoviews on Chinese-European contacts during the Qing Empire》(《对话或是文明的碰撞:谈大清帝国的中欧接触》)
l 伍玉西:《明清之际士人给传教士“天学”书籍作的序、跋——统计学的视角》
l 周黄琴:《论利玛窦视域中的“空无”与僧界的回应》
l 李德楠:《利玛窦眼中的京杭运河》
l 何凯文:《“僊花寺”题名的整体生成及其“象”内涵》
l 刘晓生:《总督刘继文改利玛窦“仙花寺”为奉祀吕洞宾之“仙花观”考》
l 刘明强:《重要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肇庆崇禧塔与仙花寺公园遗址考述》
l 曾豪杰:《利玛窦在华传教对“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启示》
l 冷东:《明清时期澳门宗教传播与信息传递》
l 代国庆:《明清“西学汉籍”的影印与域外汉籍的回归——评<梵蒂冈图书馆藏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文献丛刊>》
l 赖玉芹:《简析明末天主教奉教士大夫的文化责任》
l 王格:《晚明会通思潮中的“印正”》
l 温德:European hermeneutical conflicts on Zhu Xi, some remarks about late 19th debate between(《19世纪末欧洲人对朱熹学说解释的矛盾:简论De Harlez 和 Le Gall的争论》)
l 沈昌瑞:《让历史说话 让文物说话——利玛窦墓地的30年守望》
l 宋爱军:《法国耶稣会士与康熙《皇舆全览图》测绘》
l 张朔人:《明末清初海南天主教传播历程述论》
l 吴志远:《明清时期中西交流背景下河南地区的科技成就》
l 李明山:《罗明坚广州“经商”和肇庆“学术传教”》
l 李怀顺:《桑志华在中国考察活动述论》
l 谭杰:《<修身西学>之来源再探》
l 张炜:《范式转变:阎宗临与他的中西交流史研究》
l 张民服:《明清时期西方宗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
l 邓志峰:《晚明的“尽性”之学:关于儒学与西学的省思》
l 侯敏:《利玛窦和卫礼贤:两代传教士的心路历程》
l 王慧宇:《宗教对话中理解“他者”与界定“自身”——兼评耶稣会在华“适应策略”的不同面向》
l 薛灵美:《从诚意到修身——以高一志〈修身西学〉为例》
l 范大明:《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人眼中的肇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