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本站专题 | 图片新闻 | 雁过留声 ||
 
  
  学会简介  学会信息  学人动态  学术成果  明史研究  学术资源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学术成果>>
  共有 1227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论文目录

  发表日期:2018年3月13日           【编辑录入:mingshi

第十八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首届阳明文化国际论坛

论文目录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全球史视野中的明朝灭亡    李伯重

再读《万历秀水县志》抗租记事    滨岛敦俊

明末浙江官員的「防菁」主張與實踐    唐立宗

王阳明、李退溪的圣贤像及成圣工夫论   

1916年前西方文獻中的王陽明  GEORGE L. ISRAEL(伊来瑞)

聆聽經典的聲音——有關《傳習錄》的「閱讀」  李纪祥

阳明“良知论”解释学之世界学术意义  李幼蒸

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与品牌意识  方尔加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主体性意涵及其当代意义——从贺麟《知行合一新论》谈起    张海晏

明清南赣方志王阳明历史书写的地域形态及其变迁    李晓方

论王阳明在崇义“三立”  周建华

 

第一组  政治、军事

明宣宗时期君臣和谐共理国政述析——以部院大臣为中心  李小林  李俊颖

朱棣“革除”建文年号考——以孔尚任所藏《燕王靖难札付》为证  杨永康

明长城的历史角色    赵现海

君臣冲突与晚明政治文化——以万历朝“国本之争”为中心     

明代建言會議新探    张兆裕

总督之死:崇祯朝内阁与督抚关系辨析  李文玉

明末郑鄤案考论   

 

论明代科举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郭培贵

再論沈惟敬  城地孝

地缘与政治:明代科举配额制度变动中的情感与理性  汪维真

揭帖:明代舆论的政治宣示与官民互动   

明代北京官“乞改南”探因    余劲东

明代朱元璋屈法事件之政治动机及实践  陈二峰

浅议明朝的监察制度   

四库馆臣对《大明会典》收录之政治考量    原瑞琴

 

论明初甘肃镇的形成   

明大名兵备设置时间与卢象升任该兵备时治安策略    肖立军   

锦衣卫制度中的前朝因素(提要)  张金奎

探賾明代江西兵備道的建置時間    謝忠志

明代粤东山区巡检司控制体系的演变    黄忠鑫

从《御制大诰》看明初对犯罪军官的处罚    刘少华

明代贵州卫所官军的籍贯及其对民族分布的影响  吴才茂

明末抗清战争中的恢复四卫之议     

 

「服遠」與「治近」:嘉靖二十六年明廷的遣明使處置 刘晓东

明代軍事情報與政治傳播功能  连启元

“同心料理,互为应援”: 赵树国

学理之异与议礼之争:嘉靖朝大礼议新论     

历史比较视野下的明代消极海洋政策研究    王泉伟

明代凤阳府的设置与变迁  陈怀仁

张居正时期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我国当前的一带一路    王广森  姜先晋

 

第二组  经济与社会

论明前期白银的“双轨”流通及其内涵  邱永志

明代户部外差“督逋使”考略  胡克诚

明代都漕运使考略    吴士勇

明代黄河修守中的铺夫与堡夫  李德楠

明代江南地方政府与卫所的财政互动关系探论     

万历年间中原采矿探析    赵长贵

明代云南银矿开发及其对财政的影响    侯官响

 

顶首银:明代书吏顶充之探讨  范金民  张彭欣

16—18世纪徽州基层社会实态研究——以新见《祁门三四都誊契簿》抄本为中心  王振忠

《王源谢氏孟宗谱》的史源考察     

明代的风霾灾害及应对    谢宏维

“灾害型社会”与明朝覆亡    赵玉田

浅析明中后期商人服饰的僭越问题——以市民小说为中心  余清良  倪妃菲

 

论明代中后期山东水旱灾荒的防治  李绍强  黄廷坤

明代的京债  高寿仙

顾应祥(1483-1565)的土地自由流动论及其思想史意义    

明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社会生产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变化     

明代扬州府沿海地区潮灾研究   

森林与水土保持:明代阎绳芳的环保理念探析    钞晓鸿

周忱及其经济活动初探    吴志远

 

明清性別史研究的反思:交織性理論的啟示   衣若蘭

明代士人对族会、族葬的构想与实践    赵克生

晚明的县域社会与绅士活动——以嘉善陈龙正中心    冯贤亮

庙堂与天下:晚明公共舆论与朝廷政治  张献忠

游宴与士人生计——以明清之际松江地区为例     

明代嘉靖以前北京宮廷節慶宴遊的場所及其政治意涵——以元宵、端午為中心(1403-1566   何幸真

明代《孝慈錄》的理念與實踐──以士人周之夔(1586-?)服喪經驗為例   

貞節觀與「長生」藥:明中葉秋石的使用     

 

第三组  文化、人物、考古等

明清中原地区书院的兴盛与发展    张民服

明代存佚省志的数量与时空分布    吴德义

明代日用类书中的“商书”因素及影响  张海英

明代方志中的地名史料及其价值     

中华书局修订版《明儒学案》点校辨误举隅  吴兆丰

道出於歧:王圻《續文獻通考.道統考》的多元道統論述  黃聖修

《中国历史地图集》明清江西图校正三则    卢绪友

 

明代內閣大學士嚴嵩形象之建構    陳碧玲

明儒李材与万历十四年的中缅之战   

论袁黄与佛教    何孝荣

周颠事迹在明代的传播    沈一民

论唐胄的边疆情怀与治边功绩  刘祥学

顾成何福之比较研究(明建文、永乐时期)  何歌劲

明世宗与齐云山的开发建设     

刘伯温民生思想刍论  俞美玉

 

开平王常遇春与常遇春墓考述   

那一场清心乐志的鉴赏雅集    刘明杉

试论明十三陵的“礼”与“理”    王丽梅

明清太庙匾额变迁考  贾福林

十王四妃坟考述  唐更生

风水对古代帝陵建设的影响——以明显陵为案例  周红梅

论明朝官员的抗争精神    高春平

 

从《明道编》看黄绾的思想     

超越地方性的博弈:明后期的徽州墨战  牛建强

日用类书语境中的明代民间契约习惯    徐晓庄  徐嘉露

洪武中后期南京重大工程的主持者——崇山侯李新生平考略兼谈《明史·李新传》考证    王韦

凤阳花鼓流传途径新探——兼论凤阳花鼓与“官属乐人”的关联    夏玉润

凤阳花鼓艺术属性流变成因初探    周熙婷

李自成与洪门天地会之研究    李志强

建文太子朱文奎隐归九疑考略  李治军

第四组  南赣地方史、王守仁生平及其与崇义研究

 

王阳明社会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胡雪梅

王阳明与平和县城隍庙    陈支平

从地方豪强到科举世家:平和建县与地方社会的转型  朱忠飞

明清小冰期与“畲民向化”—王阳明抚赣与闽粤赣湘交界区域族群关系的变迁    刘婷玉

王阳明平定横水、左溪、桶冈匪乱建立崇义县始末     

方志编纂与地方表达:明清《长宁县志》对黄乡叶氏的历史书写    刘和富

王阳明与围堡民居的兴起  万幼楠

王阳明社会治理思想及南赣实践    严志伟

赣南阳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探讨    黄平芳

 

从家族神到地方神:宋明南方基层社会的演变——以赣南山区为中心    黄志繁  宋瑞森

王阳明爵位服像考识——以朝服为例(摘要)    赵连赏

论王守仁新建伯爵位册封、停袭、复嗣之始末     

王阳明巡抚南赣汀漳的执政实践与理政思维  张山梁

社会文化史视野下王阳明与地域社会研究    温小兴

王守仁心学视阈下的基层社会治理实践   

南赣巡抚与地方势力:王阳明与黄乡叶芳的互动合作  解春龙

从王阳明与于都的历史渊源论其“心学”思想根植的时代价值   

 

朝鲜知识人的王守仁意识与朝明关系    金暻绿

从“溺于词章之学”到“读书志在圣贤”——王守仁亲历科举考试述略  陈长文

阳明后学陈嘉谟的生平、著述与思想    陈时龙

明末清初王阳明从祀孔庙的后续争议及其意义    林孝杰

王阳明、湛若水与南京新泉书院之辩考   

王阳明滁州讲学  孙祥宽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提出的地点、时间和内涵考论    周建华

立德  立功  立言——论王阳明在赣州三不朽    周建华  温祖波

论王阳明“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钟新源

 

“知行合一”与王阳明的“三不朽”    方志远

王阳明心学与“大礼议”复杂关系试析  谢贵安

王阳明在明代历史中的地位及影响  周喜峰

王阳明成功之谜  赵秀丽

从黄泗《移易风俗申文》一文看王阳明时期的兴国乡村    龚文瑞

论“江有何黄,浙有钱王”    郭晓慧

地方治理与朝廷支持:王阳明巡抚南赣的经验探析    黄家强

知行合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赣州区域实践  张卿均

致良知在当代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现实意义    黄元丰

 

第五组  阳明思想研究

 

德性生命的实践与价值世界的建构——论王阳明良知思想的四重结构    张新民

王阳明心学视域下的廉政思想  龚妮丽

王守仁的战争指导思想    范中义

阳明心学与中国早期思想启蒙  黄明同

从“知行合一”到“致良知”——略论王阳明心性工夫论的历史演进和思想内涵  李丕洋

致良知是一门实践性的生命学问    王程强

也论王阳明“始揭致良知之教”的时间与地点    张宏敏

论王阳明所论良知之诸义及其相互贯通  钟治国

论洛阳王学的思想特色与学术理路  翟爱玲

万物一体之仁与当代和谐观研究    赖路成

 

《中国文学史》中的王阳明和王学  伍伟民

明代王学山左学派理论特色及其影响    朱亚非

明人對王陽明《傳習錄》閱讀與體認的差異及影響    陳冠華

王陽明《朱子晚年定論》重探  何威萱

王阳明乡村治理思想对乡风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吴家平

王阳明“万物一体之仁”思想对当代和谐社会构建的启示  王中原

从崇义平乱看王阳明的军事思想与策略  王中原

浅议阳明心学“心即理”与坚定理想信念    阳振乐

王阳明乡村治理思想刍论  吴鸿勇

 

养得此心不动:王守仁用兵之术蠡测     

试论王阳明军事思想的学术价值与影响      张东江  钟少异

王阳明吏政思想论    王雪华

阳明心学影响下北方理学思想的变迁——以明末清初夏峰思想的形成为中心  李留文

从《明史·儒林传二》看王阳明学派的发展及成员的个性修养和道德操守     

阳明心学对戚继光军事思想的影响  叶玉杰  宋耀武

王阳明赣南乡村治理实践及当代价值     

王阳明五进江西  董华  吴迪

 

“幽壑来寻物外情”:阳明心学与明代文人的旅游新生活    

论阳明心学对明代中后期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以明代中后期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为视角  施由明

阳明思想对晚明文人造物伦理观的影响  王志强  朱晓春

王阳明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存在与价值   

阳明学派中的实学讲求者——瞿九思    赖玉芹

致良知与廉洁自律    张卿均   

阳明心学在滁州考述  张祥林

王阳明知行合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    夏静雷

 


上一篇:沈万三张三丰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下一篇:第四届利玛窦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中国明史学会网站]   [京ICP备11047252号]     [后台管理]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联系电话:87420867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