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首页 | 本站专题 | 图片新闻 | 雁过留声 ||
 
  
  学会简介  学会信息  学人动态  学术成果  明史研究  学术资源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学会信息>>历届年会
  共有 2692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召开

  发表日期:2010年11月29日   出处:原创    作者:彭代英     【编辑录入:mingshi

转载:明朝,湘潭那些事儿(彭代英)

 

8月10日,第十三届明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召开

 

    邮船舟航,往来如织,巨室富商,辐辏云集……穿越时空,把明朝时期的湘潭城揽入视野,有如展开了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喧阗、繁阜;然而,作为一个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明朝的湘潭历史又不得不写满战乱与兵燹的殷殷血火;近年来,更有相关人士考证,六百年前,明朝靖难之役中那位失败的皇帝,其实并没有死,而是逃到了这里……动人的风华、重重的硝烟、难解的谜案,我们觉得,湘潭与这样的明史研讨会的确有些相见恨晚。

 

该文章转自《湘潭日报》

 

明初,那场人口大迁徙  

 

 8月11日的研讨会上,来自江西师范大学的专家方志远作了关于《明清江右商与湘潭经济社会》的学术报告,他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展示了当年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同座的地方史专家周磊先生突然问我:你知道江西移民后代最有名的人物是谁吗?”“是谁?”“是毛主席啊。他回答道。

    关于江西移民的迁入,周磊先生在《湘潭历史考述》中作了详细记载,其中,《韶山毛姓四修族谱》其卷一称其始迁祖为毛太华,太华,元至正年间,避乱由江西吉州龙城迁云南的澜沧卫,娶王氏,生子八,明洪武十八年庚申以军功准迁入湖南安家。毛太华有两个儿子,名有恭、有信;有恭有三个儿子,长子名毛震,毛泽东就是毛震后裔,为韶山毛氏第二十一派传人。跟毛氏家族一样,祖上来自江西的,有资料记载的至少有30余支,还有资料未找到的,这是一支何等庞大的队伍。

     有明之初,吾潭歼无噍类(活人),存者一二族,其发于潭者,皆自豫章来也。这是清人周岁永《白骨冢序》的记载,引发这次大规模移民,正是一桩沉痛的血案。

    《湖南省志》与《湘潭县志》中都有记载:洪武元年(1368),常遇春率部追踪陈友谅部将饶鼎臣,克湘潭,饶鼎臣逃亡茶、攸一带。第二年常遇春部将潭州指挥严广讨平饶鼎臣,血腥屠城。明嘉靖刊《湘潭县志》称其屠城后,仅余潭民七户

     这次屠城使湘潭人口剧减,湘潭城内土著仅存数户(汪煇《湘上痴脱难杂录》),包括乡村,全县仅存4653户,20053人,可见当时杀戮之惨。因为经历这场浩劫,湘乡、湘潭从此由州降为县。其后,湘潭人口的恢复,大多是依赖其他地区迁入,其中尤以江西为最,江西填湖广一说、江西老表的称呼,就是起源于此。

 

反超长沙,明朝湘潭经济的神话

 

     回顾历史,明朝经常是被人唾骂的,比如开国皇帝杀了很多人,比如昏庸的皇帝不上朝,还有宦官专政、锦衣卫、东厂等等;明朝时期正是西方社会狂飙猛进的时期,是西方资本主义大发展的时期,相形之下,更显明朝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

     明朝时期的湘潭,呈现给世人的,却是这样一幅壮丽的画卷:财赋丰盈,宇内称饶,号为小南京;巨室富贾,辐辏云集,雨湖歌舞,日夕喧阗……试问湖南诸邑,其为水陆之会,上下散聚之门户,谁如湘潭?试问湖南诸邑,其钱币之所集,流移之所聚者,谁如湘潭?明代湘潭籍京官李腾芳的《湘潭戍兵议》有一种舍我其谁的大气派。由于商贸业发展迅速,至迟在万历年间(15731620),湘潭已享有小南京美誉,取代长沙成为湖南的商贸中心。

     明代以前,湘潭经济亚于长沙,为何能在明代反超?湘潭市社科联秘书长尹铁凡在其所著《湘潭经济史略》中作了阐述:来百工则财用足,通百货则天下饶。万历年间,善化知县唐源精辟地分析了长沙、湘潭商贸业消长变迁的原因。明代中期,长沙港因淤塞严重,无小港可以湾入,几乎无可停船,而湘潭江形稍曲,江深水阔,又可避开冬天的大北风,是湘江一个优良的河港,商船多往湘潭,以舍湘潭无可栖泊也(明崇祯《长沙府志》卷八),湘潭成为湖南运载百货、转移谷米、转漕天下的中心;此外,湘潭古驿道分五路通向毗邻县省,不仅湘东、湘南产品都往湘潭集散,滇、黔、粤、桂各省货物出西北者必经湘、沅而集湘潭,陆路位置也优于长沙。再加上明初政府实行轻税和平抑市价政策,移江西,填湖广等强大的移民潮带来中原、吴越等地的先进技术与经济理念,促进了湘潭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使物流之盛远迈前朝。

湘潭发展可以说是在一个比较奇特的时间段,因为这正是明朝漫长而严酷的海禁时期,闽浙一带,倭寇猖獗,海路不通,向南方的贸易,出海口在广州,而运往广州的货物,多在湘潭集中,所以就有了《竹枝词》里上湘广货下湘盐,舟到湘潭尽换添的盛况。周磊先生在分析湘潭经济发展的契机时如是说。

    不能够把历史发展当作一个宿命论,记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毛佩琦先生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谈起顾城先生在《<南明史>序》中谈到的一些观点,他说,在许多具体环节上,在某一个特殊的阶段,历史也是由很多偶然因素来决定的。明初的海禁曾经是中国前进的重大障碍,但于湘潭却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机遇,湘潭转口贸易中心的确立,其意义更是不可低估,商业发达,就会形成庞大的市场网络和市场需求,从而促进本地农产品的商品化。湘潭地区的谷米、茶油、烟叶、莲子进入市场成为一时名品,蓝靛贸易大兴,商品化生产稻谷果蔬的农场开始出现,民谚湖广熟,天下足,即形容湘潭所在的湖广地区粮食产销的繁荣;市场的旺盛需求和农产品的商品化,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料,明代湘潭的手工业作坊出现,尽管设备和技术还比较原始简陋,但雇工的情况已非常普遍,新的劳资关系开始形成,这也说明,湘潭在明代已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与经济大发展相应的,是德政、文教的兴起,洪武初湘潭修复县城,万历四年(1576),知县吴仲始以夯土为城墙,后则以砖护城,内填夯土,后来典史张大礼以砖于外砌女墙,对城墙予以加固。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湘潭知县包鸿逵又修筑了城西南半边街的沿江大堤;这段时间,包鸿逵还和当时辞官归籍的京官李腾芳发起,兴建了万楼、高峰塔,此外,明朝还给后世留下了唐兴桥,鲁班殿,雨湖的斗姆阁、夕照亭……有人说,在现在湘潭的历史遗存中,每走一步,都可能踩到一段明朝的历史。

 

建文帝之谜会在此揭开吗?

 

     600年前的那次事变,一个皇帝居然不知所终,任人百般寻找也不得其踪迹,这在世界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而仅有的事情。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曾这样形容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的失踪。

明建文四年壬午岁六月十三日(公元1402年7月13日),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打应天(今南京),金川门失陷,朱棣对政敌展开了血腥屠杀,城破之日,皇后殉难于宫中大火,建文帝朱允炆则去向不明。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谜。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从明、清以来一直传说不断,本次学术研讨会上,又成为了一大热点。湘潭市文联调研员何歌劲先生根据族谱、民间传说和当地的民俗资料,提出建文帝下落的新说:金川之变后,建文帝逃亡到了湘潭。这个结论首先是从湘潭锦石何氏家族的世代传说引出的,在家传的《湘潭锦石何氏七修族谱》中有这样的记载:

     吾族汝川公,于明永乐二年由豫章来潭,即奉为不迁之祖。

     有云,吾族本明太祖朱元璋苗裔,因避建文之难改姓何氏。

     何歌劲先生对此进行了大胆的假设,认定锦石何氏始祖何必华就是建文帝朱允炆,围绕这个观点,他广泛查找资料,展开求证。

     8月11日下午,在何歌劲先生的带领下,明史专家组成员前往湘潭县银塘进行了学术考察。据何歌劲先生考证,银塘是明宁远侯何福将军的归隐地,有何福的墓葬和八修敦本堂《湘潭银塘何氏族谱》为证。何福曾历事洪武、建文、永乐三朝,跟随朱元璋出征云南,屡建殊功,永乐间长期镇守宁夏、甘肃,为巩固西北边防作出了贡献,被封为明宁远侯。《明史》记载,永乐八年北征回还后,被劾惧罪自杀。

 何福并没有自杀,而是于当年潜隐湘潭银塘,在此终老,其真实原因系掩护建文帝潜逃湖南。何歌劲提出了和《明史》截然不同的观点,在他出示的《湘潭银塘何氏族谱》上,有关于何福的记载:闻之先世相传,公智深勇沉,几莫能测。从北征还,成祖惑于谗,怒不可解。公阳告终于家,遂得释,而实归隐银塘,当时竟迄无知者。

     据何歌劲介绍,与何福一同护主的还有明镇远侯顾成、明旗武将军齐成及其家人,建文帝在他们的护送下从宫中逃出后,曾一度在江西临川栖身,于永乐二年来到湘潭银塘,与何氏结婚,改名为何必华,为锦石何氏之祖。后何福参与策划建文帝逃亡的事暴露,以自杀假报,也潜来湘潭,埋名隐居,为银塘何氏之祖。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的说法,几百年来,有几十上百种说法,何歌劲先生的说法则是全新的,他提供的资料和结论,使迷雾重重的建文帝下落之谜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路径,这是何歌劲先生对破解建文帝下落之谜的一大贡献。毛佩琦先生说,不过,我们还不能说建文帝下落之谜至此已经完全揭开。他认为,要证实何歌劲先生的结论,还有一些疑问需要澄清。比如,关于建文帝的禁忌在英宗正统年间就已经松动,万历以后已经全无禁忌,像侥幸生存下来的方孝孺后裔,都已归宗恢复了方姓,为什么锦石何氏还没有改变?即使锦石何氏不恢复朱姓,也不妨明确那位朱元璋苗裔、锦石何必华就是朱允炆,为什么从明到清的几百年间都没有说明?还有,这位朱元璋苗裔避所谓建文之难,是指避建文削藩之难,还是避建文年间靖难之役之难?又如何确认这位朱元璋苗裔就是朱允炆,而不是朱元璋苗裔的其他人等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宪博告诉记者,明史学会对一个地方的研究,常常是以对人的研究切入的,因此,有关建文帝落籍湘潭的考证,不仅会引发学者们对建文帝之谜本身的关注,也会引发对于湘潭整个地区在明朝时期发展的研究,这次有这么多外地人提交了关于湘潭的论文,就说明了这一点。

     虽然,何歌劲先生关于建文帝落籍湘潭一说现在还不能完全下结论,但我们认为,他的研究是很有价值的。也许,进行历史研究的要旨,就是要善于大胆地假设与小心地求证,否则,历史的真相将永远消失在迷雾中——正如毛佩琦先生所说,追寻历史真相,正是史学的恒久魅力所在。

 

 


上一篇:“朱元璋暨凤阳帝乡文化学术讨论会”简述
下一篇:寻梦“肇基之地” 踏歌文化凤阳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2002-2009  [中国明史学会网站]   [京ICP备11047252号]     [后台管理]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帮助中心 | 图片新闻 |

     秘书处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家体育场北路1号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联系电话:87420867   邮编:100101